好心情说说吧,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!
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
分数初步认识课件
每位教师授课前都需要准备教案和课件,现在开始准备教案和课件也不算晚。教案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工具。或许您可以阅读一下“分数的初步认识课件”,这可能会给您提供一些帮助。欢迎大家阅读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!
分数的初步认识课件 篇1教学目标:
1、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,初步认识分数,会读写几分之一,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。
2、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,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、交流、合作探究能力,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。
3、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,激发学生积极、愉悦的数学情感,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。
教学重点:
认识几分之一,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。
教学难点:
理解几分之一所表示的意义,会用折纸,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。教具准备:多媒体课件,长方形、正方形、圆、等边三角形等图形。教学过程
师:同学们,在家里或者学校,你们分过东西吗?这节课,老师也想请你们帮忙分一分月饼。
出示课件:
(1)有4个月饼,平均分给2个人,每个人得几个?
(2)有2个月饼,平均分给2个人,每个人得几个?
(3)有1个月饼,平均分给2个人,每个人得几个?
师:这半个月饼该怎么表示呢?还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表示吗?
师:其实刚才同学们提到的二分之一是一种新的数,而且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――分数。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。板书:认识分数。
师:这块月饼,两人就是每人一半,陈老师应该从哪里切?也就是把它怎么分?(课件演示平均分的过程)刚才我们把月饼平均分成了几份?这一半正好是这两份中的'几份?
师:像这样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,每一份是这个月饼的一半,也是它的二分之一,写作1/2。(课件)
师示范:先写横线,表示平均分,再写2表示平均分成两份,其中的一份在线上写1。
(3)追问:在这个月饼中有几个二分之一?“它”指的是谁?
(4)说一说刚才是怎么得到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的?
2、找一找,感悟平均分的重要性。
课件出示题目,看一看,哪些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。
指名平均分是表示分数的前提。
a、折一折:让学生用各种的纸片动手折出(圆形、长方形、正方形、三角形)折出你喜欢的图形的二分之一,并涂上颜色。
c、从操作过程中凸现思考过程。师巡堂,生操作。
(1)师: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表示出图形的二分之一的?(指名说)生汇报。
(2)师
查看更多>>或许您会有兴趣阅读关于“小数的初步认识课件”这类文章。教师在上课前通常会提前准备好教案和课件,因此熟悉教案和课件的编写,对于教师而言并不陌生。制定教案的设计需要考虑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。希望本页内容对您有所帮助!
小数的初步认识课件 篇1各位老师,大家好!
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小数的初步认识。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:
一、说教材:
本课教学内容为《人教版实验课程小学三年级(下册)》。为了更好地把握教材,我对新课程的编排体系作了一些了解,小数的认识是建立在分数的初步认识和人民币、常用长度单位的认识的基础之上的,而且是以元、角、分,米、分米、厘米等常用单位的知识作为学习小数的形象支撑。本单元认识小数都是结合元、角、分或常用的长度单位出现,以便于学生联系实际来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,有关小数的后续知识,在四年级下学期开始系统地学习小数的知识。
通过学习,我认为作为小数的初步认识,应注意把握以下三点: 一是本单元不要求离开现实背景和具体的量,抽象地讨论小数,在本单元中,无论是认识小数,还是比较大小和加减法,都是结合分数、结合人民币、长度单位来认识;
二是小数的认读写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小数;
三是简单的小数加减法,限于一位小数,且是结合元、角、分进行计算。
二、说教学目的:
1、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,知道以元为单位、以米为单位的实际含义。
2、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,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。
3、能识别小数,会读写小数。
4、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
三、说教学方法:
本课在教学中,我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,从日常生活中的有关小数信息,让学生初步认识了小数,并为进一步探究小数的意义打下基础,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中激发学生的探究知识的欲望,使学生认识小数,知道小数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,了解小数的含义,会读写小数,感受数学就是来源于生活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让学生在认识小数的过程中,应该让学生经历丰富多采的数学学习活动,就是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自我体验,获得、理解和应用知识、技能,并在数学思考、问题解决、情感与态度方面都得到发展。
四、教学流程:
(一)、引入小数
1、说一说文具的价钱。
2、通过文具的价格区别整数与小数。
3、引入课题。
(二)、认识小数
1、探索小数的读法。 ①让学生试读图片上的小数。
(提醒学生注意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
查看更多>>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,我们总是会需要用到许多范文,范文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,范文可以为我们提供各种参考,你也许需要"角的初步认识课件"这样的内容,欢迎你阅读和收藏,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!
角的初步认识课件 篇1二年级数学上册《乘法的初步认识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:
1、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,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,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。
2、认识乘号,会读、写乘法算式。
3、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,体验探究的乐趣,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、比较、分析、推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。
重点:乘法的意义,认识乘号,会读、写乘法算式。
难点:把加法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。
教学过程:
一、游戏导入
1、拍手游戏
师:课前,我们一起来玩拍手游戏。老师拍完后,请你模仿老师的动作,再拍一次。
师:老师拍的节奏是每组几下?一共拍了几组?
也就是几个几?
2、三组拍手动作总结:像这样每个算式里所有的加数都相同,我们叫做相同加数。
二、新授。
1、出示主题图。
师:今天文老师带你们一起去游乐园逛逛,说说游乐园里都有什么项目?哪些项目跟我们刚才做的游戏是相同的情况呢?让我们具体来看看。
2、小飞机项目。
师:一共有几架小飞机,每架小飞机里坐几个人呢?你能圈一圈吗?是几个几?一共有几个人玩旋转飞机呢?你能列一个加法算式吗?
3、火车和过山车项目。
师:你能像这样接着回答小火车和过山车的问题吗?请完成学习单中的1—3题。
学生汇报。
4、乘法的认识教学
(1)揭示课题。
师:过山车的加法算式好写吗?(不好写,太长了)那想不想用简便一些的算式表示呢?像这样加数相同的加法,可以用乘法表示。今天我们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。
师:刚刚的这个加法算式就可以写成2乘7等于14或7乘2等于14
(2)认识乘号及各部分名称。
中间的这个符号叫做乘号。
师介绍乘号的由来。
乘号两边的数叫做乘数,计算出的结果叫做积。
师:在刚刚的加法算式中并没有7啊,乘法算式中的7表示什么呢?那2呢?
师:你能用乘法表示出上面两道题吗?
师:请你观察这三组算式,你有什么发现?
交换乘数的位置,积不变。
5、小练习。
完成数学书第48页第1、2题。
三、巩固练习。
师:刚刚我们参观了游乐园,你们想不想一起进去玩啊?管理员叔叔说了,你们每玩一个项目都得先通过考验才行!我们开始行动吧!
角的初步认识课件 篇2导学目标:
1、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
查看更多>>通常教师在上课前会准备教案和课件,为此他们会付出很多心思。教案和课件是增强师生互动的重要工具,但如何才能写出令自己满意的教案和课件呢?请您阅读以下的"小数的初步认识课件",相信这篇文章会给您带来丰厚的收获!
小数的初步认识课件【篇1】信息窗口1:书房、客厅十进制教案
教学内容
青岛版三年级二卷31-35页。
教材简析
信息窗呈现的是一个家庭中书房与客厅的一角,干净、整洁的书房里有吊灯、电脑桌,电脑桌上摆放着电脑和白织灯,客厅里摆放着单人沙发和双人沙发,给人以温馨、舒适的感觉,该情景图拟借助蕴含在家庭居室中的科学数据,引入对小数初步认识的学习。在合作**中,第一个红点是让学生对小数有初步的了解,能读写小数;第二个红点是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点后一位的含义,而绿点则延伸到理解小数点后两位的含义;第三个红点是解决十进制大小比较。
教学目标
1结合具体情况理解小数的含义。能读写简单的小数,能用小数表示生活中的数字。
2能够运用小数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,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,增强学习数学的乐趣。
三。在合作**的学习活动中,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、提出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,实现数学的价值。
重点难点:
关键是要理解小数的含义,并用小数来表示生活中的数字。
困难在于根据十进制的含义来表示生活中的数字。
教学方法:
讨论了对话法、直接演示法、试用法和引导发现法
教学用具:
多**课件,小黑板,直尺
教学过程
一、从生活中感知,引出小数。
1、初步认识小数。
学生们,你们一生中见过这样的数字吗?课件:0.32.514.3 1.25
谈话:在**见过?(超市……)
指出:这样的数叫小数。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小数。
板书课题:小数的初步认识
2、认识小数点。
谈话:老师把屏幕上的数再写一遍,大家仔细看。(故意不写小数点)
谈话:写得对吗?同学们纠正了,顺势指出这一点叫做小数点,它把小数分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。
3、小数的读法。
让学生试着读出十进制数,老师会改正的。
谈话:对!在读小数的时候,小圆点也就是小数点前面的整数部分就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,再依次读出小数点后面的小数部分每个数位上的数字。
4、练习。读一读。
(1)一只蜂鸟的体重为2.1克,一只麻雀的体重比蜂鸟的50倍多1克。
(2) 空中雷声的速度是每秒0.3公里。
(3)、人体正常体温是36.5摄氏度-37.5摄氏度。
(
查看更多>>